◎卓别林黛
乍看《意外人生》的阵容,对影片的看点和卖点是有期待的。它汇聚了中国文艺片领域当打的演员阵容:台湾的李康生、香港的吴镇宇以及大陆的任素汐。李康生在蔡明亮等人的“慢电影”中,生活流式的表演静水流深,尤其能经受住特写镜头的长时间考验,在面容特写中不断呈现情绪、情感的变化;吴镇宇的表演收放自如,贡献过正邪两赋的表演,从《唐伯虎点秋香》《一个字头的诞生》中过火癫狂的亮眼配角,到《无间道2》中文质彬彬的枭雄,反差极大;而任素汐是典型的文艺片演员路数,以方法派打底。
一股《故事会》的气息扑面而来
(相关资料图)
《意外人生》出人意料地没有“意外”,一股《故事会》的气息扑面而来。早年间,在茶余饭后、绿皮火车上翻翻《故事会》打发时间,别有一番味道。彼时尚未进入信息时代,强冲突的“洒狗血”故事,仿佛平淡生活中的重口儿调味剂,文字又在一定程度上能激活读者的想象力。可《意外人生》将文字影像化后,做实了人物和剧情,观众连脑补的空间都没了。
影片中,华琪在家里打老婆(林悦)的剧情让笔者时不时想起30年前看的电视剧《篱笆·女人和狗》,而在真实质感方面却还远不及那部剧。影片中有太多失真的“毛刺”不时将观众拽出电影。比如,“yuan”是整体认读音节,林悦教女儿的恰恰是小学生常犯的错误读法,剧组犯的这一知识性错误,成了让笔者这种中年带娃观众的意外笑点,却也因此被抽离了剧情。
真实逻辑与真实背景被抽离
《意外人生》最大的问题是真实逻辑和真实背景被抽离。面对家庭暴力,林悦联合老公欺骗旧情人,以换取老公答应离婚的承诺,让人颇费思量。如果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事还有情可原,在信息社会,林悦能采取的合法方式显然更多。如果是林悦的主观问题,比如受制于华琪的精神控制等,也能让人理解。这意味着影片为其选择了一条非常规道路,就有点像普通人来到“景阳冈”,听人劝、绕着走、结伴走都是正常的选择,武松不走寻常路,就得有相应的笔墨皴染他的爱面子、醉酒和艺高人胆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。
但《意外人生》中的林悦既不走普通人的寻常路,也没有武松的个性因素。同时林悦服饰的质感也让人时常出戏,不禁疑问:她哪来的钱买与自身经济条件不符的衣服?对比美剧《风骚律师》中麦克守寡的儿媳,可以看出纤毫之差所蕴含的匠心差距以及接受层面的差距。麦克的儿媳时常神经质地对麦克有经济要求,但在一个近景中,麦克的儿媳有着黑大的眼袋,在一场很简短的过场戏中,她穿着工作制服回家,据此推测,她应该从事的是护工类的工作。麦克作为警察,一生阅人无数,从儿媳的眼袋和日常便可知儿媳工作辛苦,儿媳只是想为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。可以说,道具师、化妆师的细致准确,让这个出场次数很少的配角立了起来,并有力地支撑了主角的角色塑造和剧情发展。而《意外人生》的很多操作则不能让人信服。
再说说真实背景的抽离,《意外人生》将潘义铭、华琪的“前史”都做了设定,来适配吴镇宇、李康生的口音和表演。从戏剧角度看,“设定”像契诃夫戏剧理论中“墙上的枪”,它是为了推动剧情或者成为剧情落脚点的,而潘、华二人身上的文化、地域、历史和社会元素并未对剧情发展提供增益。观众期待的三大主演表演上的化学反应不但没发生,反而构成了一种笔墨上的“负担”,需要冗笔解释。离开了真实生活背景的角色,都是《千与千寻》中汤婆婆制作的纸片人。
形式不就位,难免蹈空
无论是“故事会”,还是“意外”的戏剧冲突,在高手手里都可以点铁成金,细想想昆汀·塔伦蒂诺的扬名立万之作《低俗小说》,也近乎偷懒地全部建构在“偶然”和“意外”的基础上,但无可否认昆汀在片中关涉了不少严肃社会话题,并与大巧不工的“意外”叙事相得益彰。
自现代派以来,形式本身就是思想和美学的意味,形式不就位,所谓的主题和内涵就只是高蹈的空洞。而这正是《意外人生》让人遗憾之处,在突如其来插入的“欢喜”段落,反而让笔者觉得是影片高光的时刻,以一小段“跑题”给人以起势的幻觉。《意外人生》如果不是以言情的语调,而是以与“洒狗血”的材料相匹配的严肃创作态度去呈现,或许会有“负负得正”的意外惊喜。
来源:北京青年报